「雖然只是搬到隔壁國家,卻是天壤之別。」Lafelle指出,除了國情不同外,烏干達人均收入也不如盧安達高。作為收入比較高的外國人,她常常被烏干達人以「有錢人多付一點錢是應該的」說詞綁架。一群人出去吃飯,她往往會被動成為替大家付帳的那一個,讓Lafelle對在烏干達交友戒慎恐懼。這些經驗,讓Lafelle才發現,原來自己不是自己以為的那樣「Kind」。還沒來到非洲前,Lafelle一直認為自己至少是個善良的人,「但是真的到了非洲,到了烏干達,我才發現,原來妳自以為的善良,都是有條件的善良。」

 

「唯有換個環境,妳才會發現妳不只是自己原先想像的模樣。」這也是Lafelle在非洲最大的體悟。

 

回顧自己的生涯抉擇,無論是從香港轉去紐約讀碩士,還是從紐約跑去盧安達作農業援助,抑或是從盧安達跑到一線之隔的烏干達做環保家電的推廣,都不是三五年前的Lafelle可以預見的,她也從沒有預先規畫過。

「我從來不去想我三十歲、四十歲、五十歲要做什麼,又或是要達到怎樣的目標,成為怎樣成功的人。」Lafelle笑著說她這些年來她都沒有為自己做超過三年時長的規劃,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問問自己現在想做什麼?現在做的事情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嗎?關注自己當下的感受,再據此調整修正、做出短期規劃。沒想到,就這樣邊走邊想,邊問自己邊調整,就走到了今天。

「雖然沒有特別規劃,但是現在的我每天都過得很有意義。」對照十年前每天庸庸碌碌忙於追求一般大眾所認定的「成功」和「菁英」的生活,Lafelle笑說自己其實更滿意現在的生活。

至於要如何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,Lafelle說:「就是容許自己的生命中有很多改變的空間,讓事情自然發生,留點空間給宇宙幫妳安排。」至於,對那些還不清楚自己的夢想,也不知道如何跨出第一步的人而言,她覺得最重要的就是「先去做,而且一直做下去」。Lafelle認為完美主義是一種自我限制的迷思,與其等待最好的,不如專注於眼前能做到的──「只要努力過好現在的生活,有意識地與自己對話,爬梳自己真實的感受,總有一天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」

在非洲的這些年,Lafelle對於幫助他人的想法也有了一些改變。「以前可能會去關注弱勢的農民、貧困的非洲家庭,但最近的我更關注我周圍的人,我會思考,以我現在的位置和經歷,我能為他們做什麼?」也因此,Lafelle感受到自己的影響力能傳承和教育自己的下屬:「現在的我覺得幫助周圍的人,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。」……觀看全文請訂閱雜誌

(全文摘自《河流.身心靈療癒誌》第十九期九-十月刊-在路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