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流 flow 身心靈療癒誌
點擊這裡 👉🏻 成為河流訂戶會員 領取超值豪禮!
首頁 > 歷年雜誌 >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NO.13

NO.13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2022年11月號

密契經驗──與神祕的自己相逢

本期介紹


很多人將密契主義作為宗教現象中的一種,但其實密契主義若是被以更加通俗的「神祕經驗」來理解,則代表更為廣泛的精神境界,即「以突破凡俗間的種種桎梏,而達到神聖的、莊嚴的、永恆的、具高度的生命境界」,所以,密契主義並非宗教內獨有的現象,也絕非某些特定神職人員所獨有的經驗。

11月<封面故事>將由張小雯的故事出發,我們跟著她從歌手轉換到餐廳經營者,最後在靈性追求的路上漸漸成為一名「光的療癒師」。拍攝封面人物當天,因受到東北季風南下影響而陰雲籠罩的陽明山,被突如其來的一陣風撥開了豁口。晨曦籠罩,光影舞蹈於天地之間,張小雯站在陽光灑落的樹林間輕輕吟唱,像是與空間中那些無形的存有對話……,呢喃於光影之中的張小雯,讓我們了解到光明與黑暗總是相伴相生,但當我們勇敢面對光明時,黑暗便會隱沒於我們身後。

<河流特輯>由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王鏡玲教授開場,她以學術角度觀看密契經驗,她提到:「過去被以男性宗教祭司(神父、道士、法師、童乩)所主導、以制度性的集體儀式來傳承的宗教信仰文化。在最近新時代(New Age)通靈信仰中,則出現強調通靈者『個別化』與聖界關係,以及母性神占重要主神地位的趨勢。通靈不只是先天體質,每個人都可以藉由修煉法門後天的培養,而獲得通靈的能力。」因此,我們特別採訪了三位:靈界的心理諮商師與心理學博士蔡州隆、靈乩士謝沂辰、前世今生諮商師梁少騫(Bruce)的生命故事出發,讓我們看到內在靈性覺知的外顯,以及在這樣的顯聖角色扮演中,個人如何透過內在性連接與另一個維度的特定對象進行互動。

從張小雯與指導靈的相處到梁少騫(Bruce)前世今生的經驗,再到蔡州隆、謝沂辰這類感通者感以「開文」或「靈圖」的方式將感知到的訊息,以具體可見的方式呈現並解讀。接著,我們將提供實用性小撇步,帶領讀者從靈擺使用及自動書寫的練習發覺自己的內在,與高我進行深度連結,來一場親暱靈性的約會!

<午茶拾光>專欄中,我們邀請了現任臺灣靈氣文化研究協會創辦人莫雪子、廣健康國際負責人夏宏豪、靈氣農場經營者李建隆三位有名的靈氣老師,帶領讀者了解不同派別的靈氣在歷史淵源與使用上的區別。三位老師有著豐富的經驗,累積了數量可觀的個案,透過他們的靈氣經驗與故事分享,我們可以學著將靈氣以更加貼近生活的方式落實到日常應用中,讓聽著很飄渺遙遠的靈氣真正地與個人生活接軌。

最後,<哈囉!蓋婭>單元,韓國植物學家申惠雨以溫柔的插畫、質樸的語言、細膩的觀察,帶領我們從生活中微小的幸福感出發,在每一株小巧精緻的植物中,由一花、一葉觀世界萬物運行的道理,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,在每一細微之處領略生活之美。

 

內容重點


成為療癒師,並不是那麼淺白、表面的「救度眾生」,因此當外界質疑張小雯在做菩薩的工作時,她說:「我在個案身上或多或少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,協助這些個案就如同救助自己。把這些高頻的力量當成禮物分享,並告訴他們:『這些力量每個人都有,療癒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,而療癒來源於慈悲與愛,因此每個人都要好好利用有限的肉身完成未盡之事,成為自己的療癒師。』」

  • 伴隨光影 便不孤獨 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療癒師────張小雯
  • 密契經驗—與神祕的自己相逢

  • 台灣民間通靈現象探索 
  • 靈脈崛起 靈文靈圖平撫心神
  • 因循脈絡 以今生果度前世因 
  • 透過靈擺 遇見更高版本的自己 
  • 自動書寫 連結內在潛藏智慧 
  • 靈氣療癒─來自純然之光與天地之愛 
上一期 下一期
Copyright © 2021 黃裳元吉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| 統一編號 53553536
本站採用 reCAPTCHA 保護機制,適用 Google 隱私政策服務條款